某国内知名家电制造集团华南生产基地(应企业保密要求隐去具体名称)拥有员工6000余人,工厂食堂每日需接待超4000人次就餐。传统刷卡消费模式下,午餐高峰时段(11:30-12:30)排队时间长达15-20分钟,员工满意度持续低于75%。
效率瓶颈:刷卡支付需员工翻找工卡,单次交易耗时8-12秒
管理成本:每月补办遗失餐卡超200张,人力成本增加
数据滞后:消费数据次日才能汇总,无法实时调整供餐策略
2024年3月,企业引入"智慧食堂3.0系统",核心设备包括:
12台AI人脸识别消费终端(搭载红外活体检测技术)
智能分流显示屏(实时显示各窗口排队人数)
云端管理系统(对接企业HR数据库,自动同步人员信息)
前期准备:
两周内完成6000+员工人脸信息采集(通过手机APP自主上传)
部署双通道冗余网络,确保断网时可离线运行8小时
运行机制:
员工进入食堂时,分流屏推送最短队列建议
支付环节实现"刷脸即走",平均耗时降至2.3秒/人
系统每5分钟生成热力图,动态调整窗口服务力量
六、管理升级
通过消费大数据分析,发现11:45-12:00为绝对高峰,遂推行部门错峰就餐制度
根据菜品销量排行,将畅销菜窗口从3个增至5个
实现无感补助发放,节假日餐补自动人脸核销
"现在打完菜抬头就能支付,再也不用担心忘带卡了。"——装配车间王班长
"显示屏会引导我们去人少的窗口,最近基本10分钟就能吃完回产线。"——质检部李工
该项目证明: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,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能提升效率,更可通过数据沉淀优化整体管理。据测算,该智慧食堂系统投资回收期仅14个月,后续将推广至集团其他生产基地。
(注:文中数据经脱敏处理,保留原始统计维度供参考)
电话:0755-81756682
传真:0755-81756681
邮箱:szjocat@126.com
深圳市龙华新区大和路硅谷动力清湖园A9栋2楼
深圳市优卡特电子有限公司